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版)

发布者:我校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97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材料分站,依托山东省玻璃与功能陶瓷加工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特种含硅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级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现已形成材料计算与设计、轻质高强材料、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绿色减碳材料4个专业领域研究方向,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培养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综合素质强、面向未来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人才。

材料学科于2019年进入ESI排名前1%,现稳居前0.5%。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1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63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系列学者、山东省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30人次。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级科技奖励40余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素质高,身体心理素质好,学术科研素质强,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志于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高层次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

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际,培养具有本学科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能力并在相应学科领域产出具有先进性创新成果的硕士研究生。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富有潜质的研究型人才或为高新技术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政治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修养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知识结构

 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 基本能力

 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研发工作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四、培养方向

1. 材料计算与设计

主要研究材料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模拟解决材料科学上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洛等方法对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结构、动力学和力、热、电、光和磁等性能进行模拟,对材料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对材料成分的计算优化,为材料成分优化及新材料设计等方向培养应用型科研技术人才。

2. 轻质高强材料

主要研究轻质高强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技术、材料的轻量化关键技术及强韧化机理,围绕先进玻璃制造、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高强度气凝胶材料等领域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在高强玻璃与清洁能源环境问题,高强轻质金属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等领域提出新的理论与研究思路,探索材料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关系规律和机理,为新型轻质结构、高强韧和功能化无机材料在高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3.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主要开展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和光学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加工、性能及器件科学基础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电光晶体以及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围绕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和二次电光晶体材料的晶体生长规律、缺陷控制手段、光电性能调控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批致力于光电信息功能晶体材料的应用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科研型技术人才。

4. 绿色减碳材料

主要研究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清洁能源材料的绿色制备领域和绿色应用领域的材料学基础理论和能源化学、能源物理基础理论,探索新能源材料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锂//钾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优化和高效绿色制备,推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的理论知识创新和原始学术创新,旨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理论体系完备、热衷科学研究的学术型科研人才。

五、学习方式与修业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六、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主要采取课程学习、学术活动、科研训练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2.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70分合格,专业选修课程60分合格。达到合格要求的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8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外国语、体美劳综合素养概论。其中,入学前三年内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或两年内的雅思成绩6.0或托福75分以上的可申请免修第一外国语,成绩按75分计。

2)专业必修课(10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是供本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基础类课程,包括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学科前沿专题课程、材料分析方法原理、材料表面与界面、固体化学。

3)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所设置的课程,包括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物理性能、计算材料学、晶体结构与缺陷、凝固理论与技术、高分子功能材料、非晶与多晶材料。

4)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对于跨学科考入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入学以后需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和导师认定后,都需补修录取专业有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 必修环节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1)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入学后,研究生要结合本人研究方向,积极开展文献调研,研读一定数量以上专业文献(其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或总结报告。

结合文献调研和工程研究,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第三学期第4-8周内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论证。

学位论文开题应在相应的课题组和学科范围内进行(开题小组由35 位专家组成),采取答辩方式进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和补充开题报告并最终确定论文研究内容等,并要求提交书面开题报告。没有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的研究生,可在一个月内按上述程序重新参加一次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如仍未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该研究生将不能进入下一培养环节。

2)中期考核(1学分)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第10周前完成,由学部参照《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齐鲁工大鲁科院研字〔20228号)组织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工作研究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中期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亮“黄牌”、不合格四个等级,填写中期考核表上传到研究生管理系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获得1学分。达不到培养方向考核要求的研究生,依学校规定进行延期考核或分流。

3)实践活动(1学分)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可任选其一。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专科生,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包括作为助教辅助老师给本专科生上课、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及毕业论文等),其工作量折合学时应不少于16个学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年,该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个人实践总结,填写《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报告书》,经导师及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后,上传研究生管理系统并存档。

 科研实践

培养单位或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安排不少于3个周的科研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完成,科研实践必须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课题研究。该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活动报告书》,经导师及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后,上传研究生管理系统并存档。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的校内研究生助管岗位兼职、实习实践兼职、管理实践、社会调查等。一般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第1-3学年的暑期。实践时间不少于2周。实践结束后填写《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字数不少于3000字,经导师及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后,上传研究生管理系统并存档。

4)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应积极、主动地参加校(院)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学术讲座、会议、论坛、学科竞赛等各种学术活动。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做专题讲座至少2次,听取学术报告至少10次。完成学术活动,获得1学分。研究生应认真填写《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汇总表》,在答辩资格审核时上传研究生管理系统。凡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校(院)将不受理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设置

课程分类

学分

总学分

公共必修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必修

2

8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必修

1

第一外国语

必修

4

体美劳综合素养概论

必修

1

专业必修课

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规范

必修

1

10

学科前沿专题课程

必修

2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必修

3

材料表面与界面

必修

2

固体化学

必修

2

专业选修课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选修

3

不低于10

材料合成与制备

选修

3

材料物理性能

选修

3

计算材料学

选修

2

晶体结构与缺陷

选修

2

凝固理论与技术

选修

2

高分子功能材料

选修

2

非晶与多晶材料

选修

2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必修

1

3

中期考核

必修

实践活动

必修

1

学术活动

必修

1

总学分




不低于31



八、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

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应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材料,开展调查研究,选择适当的课题,开展科技研究训练,并撰写学位论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与基础理论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学位论文要求内容充实,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数据可靠,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具有独到见解。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九、论文答辩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达到个人培养计划制定的学分要求,且符合学校和学部相关规定,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进行。提前及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照《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研究生提前及延期毕业的暂行规定》(齐鲁工大鲁科院研字〔202210号)执行。论文答辩依据《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答辩申请与资格审核实施办法》(齐鲁工大鲁科院研字〔202217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齐鲁工大鲁科院研字〔202226号)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颁发学位证书。



学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部(院)公章:

                                    年    月    日





Baidu
sogou